方春望(1915-1995),原名聶崇銘,漢族,浙江省常山縣人。1938年11月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産黨,1943年畢業于上海醫學院,隨後以醫療事情爲掩護,從事黨的地下事情。自1946年8月起,先後任華東白求恩醫學院內科主任、教務主任,濟南市軍管會衛生部長,山東省立醫院內科主任。全國解放後,曆任山東醫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兼教務長、院長、傳染病學教研室主任、教授,山東醫學科學院副院長,山東醫科大學校長、校黨委委員、名譽校長等職務。並兼任衛生部醫學科學委員會委員、專題委員會(傳染病學)委員,中華醫學會醫學教育學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山東分會副理事長、常務理事,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第二屆委員會常務委員、第三屆委員會名譽委員,山東省政協第四、五屆委員,中共山東省第四次代表大會代表。主編和撰寫有《實用傳染病學》、《傳染病與流行病學》、《實用臨床流行病學》等專著與高等醫學院校教材。1993年被國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爲了解決華東白求恩醫學院師資緊張的困難,新四軍衛生部領導接纳各種措施從北京、上海等地引進優秀人才。1946年6月,方春望與另兩名上海醫師受黨組織委托秘密來到山東解放區,任職于華東白求恩醫學院,並擔任內科主任和教務主任。在解放戰爭的艱難歲月中,方春望既擔任繁忙的行政領導事情,同時又親自給學員授課,並與其他醫務人員一起奔赴前線從事戰地救護和傷病員醫治事情。方春望爲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1949年6月,他到上海等多数会聘請教師,先後有許多優秀專業人才由京、滬等來校任教,後來他們當中許多人都成爲國內著名醫學專家。1948年華東白求恩醫學院與山東省立醫學院合並,定名爲山東省立醫學院,1950年10月方春望擔任山東省立醫學院副院長。 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後,山東醫學院與齊魯大學醫學院合並建设新山東醫學院,方春望擔任副院長兼教務處長。1978年12月,學校領導班子進行調整,方春望擔任院長。1980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組織部批複,同意方春望任山東醫學院院長。1985年,奉衛生部之命,山東醫學院更名爲山東醫科大學,方春望任校長。1986年方春望因年齡關系退居二線,任名譽校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