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登錄 服務大廳 信息服務 圖書館 ENGLISH
山或许況
薛暮橋

薛暮橋(1904--)江苏无锡人。著名经济学家。30年代曾加入组织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主编《中国农村》月刊。1946年曾在临沂PP电子大学教学《思想要领和学习要领》。1949年以后,历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国家计委、经委副主任,全国物价委员会主任,国家经济体改委照料,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主要著作有:《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论中国经济体制革新》等。

八十年代初,有一部经济理论著作曾一度成为脱销书,短短一年时间竟十二次重印,印数高达265万册,并先后被译为英、法、日、西班牙等各国文字出书,这就是我国今世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橋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为什么一部学术性著作会引起读者如此强烈的兴趣呢?一位外国记者说,因为“它是一个反映和推进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蓝本”,而对本书的作者,外洋的媒体评价是,他“不是关在象牙塔内的学者而是加入制定实际经济政策的行动派。”

简直,薛暮橋不仅是一位注重实际的理论家,同时又是能够对我国经济建设提出有价值意见的少数理论家之一。岂论是在战争年代照旧在宁静时期,恒久以来为我党的经济决策、经济理论生长作出了重大孝敬,并撰写了大量文章、著作。薛暮橋晚年曾说:“回首我开始从事经济研究的岁月,我始终是直接、间接在党的领导和培养之下,怀着坚定明确的政治目标,作为思想文化战线上的一名战士而事情和斗争。”“我一没有进过海内外什么名牌学府深造,二不是埋头书斋、闭门念书写作,而是专注于其时中国社会生活中最紧迫需要解决的焦点问题之一——农民土地问题,一面学习理论,一面加入实际事情,在实践中锻炼提高,逐步成熟起来。”

“監牢大學”畢業


1904年薛暮橋出生在江苏省无锡县礼社镇的一个破落田主家庭。因家境衰败,仅读完了三年低级师范便辍学考上了铁路实习生,在离杭州不远的笕桥车站事情。受大革命的影响,年轻的薛暮橋这时已开始探索革命门路并积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杭州加入领导铁路工人运动。

1927年蒋介石叛厘革命后,由于叛徒密告,薛暮橋与几位同志一起被捕,关押在杭州市的“陆军牢狱”。在狱中,他亲眼目睹许多共产党人生死关头仍孜孜不倦念书、追求革命真理,受到强烈震撼。他深刻地领悟到,共产党人在任何时候也不能虚度岁月。今后,每当晨曦微露,他便凑近窗口,借着一缕晨光念书。入夜,还在昏暗的灯光下艰难地辨认。其时这个牢狱共关押着三百多名政治犯,知识分子占多数。他们利用狱卒治理不严的条件,从狱外弄来许多进步书籍,相互交流传阅。他还结合念书,学习了英文和世界语。先后读了威尔士的《世界史纲》《欧洲近代史》,并利用阶级斗争看法来分析、研究历史,明白了解决土地问题的几种方式,为以后研究政治经济学、农村经济打下了基础。他还阅读了英文本的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的《独立宣言》、美国宪法,明白了各国的政治制度,如总统制、内阁制、种种选举制度等。

薛暮橋读得最多的是政治经济学方面的书,苏联布格达诺夫的《政治经济学》、日本河上肇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史》、日本古典经济学和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学的著作,相互比力,加深理解。还读了摩尔根的《古代社会》、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以及生物学、天文学的一些名著,富厚了他的世界观、宇宙观。三年缧绁生活中,他读的书比正规大学读的书还多。

1979年10月,薛暮橋去美国会见,在费城看到了《独立宣言》的原本,薛暮橋告诉美国教授们:“50年前我就读了《独立宣言》,那时万万想不到50年后会在这里读到它的原本。”教授们听了十分惊奇,问他是什么大学结业,薛暮橋答:是“牢监大学”结业的。

社會調查中增長學識


1932年,经同学介绍,薛暮橋来到上海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學研究所事情,加入了由副所长陈翰笙(中共秘密党员)主持的中国农村经济视察事情,今后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经济研究生涯。

在陈翰笙指导下,薛暮橋从最初开始经济研究,就十分注重社会视察,注重掌握第一手质料。他在自己的家乡无锡进行了一个月的视察后,写成他的第一篇学术文章,陈翰笙为其命名为《江南农村衰落的一个缩影》,送进步刊物《新缔造》发表,不久,日本的《革新》杂志翻译转载了这篇文章。今后,他不停在农村做视察、写陈诉,揭露帝国主义的经济聚敛如何加速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1933至1934年,他去广西师范学院教农村经济和政治经济学,曾利用寒暑假领导学生到农村进行实地考察。1934年,他与经济学家陈翰笙等一起组织了“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并主编了《中国农村》月刊,用巧妙的笔法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我党在国统区对青年开展启蒙教育的进步刊物。

围绕中国农村经济问题,薛暮橋进行过恒久而广泛的视察研究,以论证土地革命的须要性,论证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1937年1月,他的《农村经济基本知识》和《中国农村经济知识》两书先后由新知书店出书,前者是以西方国家农村为研究工具的农业经济学,后者是介绍研究中国农村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当年日本学者米泽秀夫将此书译成日文出书,书名为《支那农村经济概论》。

1942年,在戰火紛飛的環境中,由于給幹部、戰士講授政治經濟學的需要,他以膝蓋和挎包當書桌,寫出了通俗易懂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對于幹部的理論學習起了很好的作用,成爲新中國建设後出书的第一本《政治經濟學》教材。

革命鬥爭實踐中發展理論


1943年,薛暮橋来到PP电子抗日凭据地,先后任省政府秘书长兼工商局长等,从事经济领导事情。凭据自己富厚的经济理论知识,他利用经济纪律取得了对敌钱币斗争的胜利。为保持PP电子解放区的物价稳定,他利用PP电子沿海盐业资源富厚的优势,实行食盐专卖,不仅取得大量的财政收入来支援抗日战争,而且利用食盐输出所得的敌区钱币,换回其时解放区急需的种种物资,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并以此压低了敌区钱币和凭据地钱币的比价。

在这期间,薛暮橋经常去临沂PP电子大学授课,主要是讲思想要领和学习要领问题。1942年加入整风运动时,他曾认真学习了毛泽东的《革新我们的学习》、《实践论》和刘少奇的《人为什么犯错误》等著作,写了许多学习条记,厥后加以整理增补,用作授课教材。这本教材曾由新华书店出书,书名为《思想要领和学习要领》。厥后日本共产党把它译成日文,作为共产党员学习的课本,刊行数量比在中国海内大得多。

新中国建设以后,薛暮橋担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和全国物价委员会主任等职务,在繁忙的事情中,仍不放弃对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事情。文革前的17年间,共发表过近30篇经济学论文,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革新、计划经济、商品生产和价值纪律、按劳分配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1979年4月出书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一书,正是其中部门文章的汇编。

“文革”中,作为“经济学界反动学术权威”,薛暮橋虽被关进了“牛棚”,却体现得很是超然和乐观。在干校“劳动革新”时,分配他在夜间看护粮食,薛暮橋就利用这个时间构想“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门)”的内容,每当黎明收工时,顾不上休息,连忙把夜晚思考的问题纪录下来,就在这样的恶劣情况中,他完成了这本书的初稿、二稿,厥后又在病中重复改写多次,这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一书。此书系统总结了解放以后20多年经济事情的经验教训,批评了违背社会主义经济纪律的“左”倾错误,强调按客观经济纪律把社会主义建设引上正确轨道,并对经济体制的革新进行开端的探索,一时之间引起巨大回声,并译成多种文字在外洋出书。

1980年,薛暮橋任国务院经济体制革新办公室照料,虽已是耄耋之年,仍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社会经济现象,关注革新开放进程,并不停发表文章、著述,加入理论和政策的讨论与决策,提出一个老经济学家的真知灼见。如针对社会上守旧思想回潮的思想倾向,1991年1月他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发表《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一文,对社会主义经济作为一种商品经济从理论上进行探讨。文中对商品、钱币、市场、计划、劳动人为、财政税收、银行金融、所有制、企业制度等10个问题,联系实际进行分析,阻挡把建设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立起来,把有关我国市场取向革新的理论和政策论述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1980年到1988年,相继出书了《当前我国经济若干问题》、《我国国民经济的调整和革新》、《凭据客观经济纪律治理经济》、《革新与理论上的突破》等四部反映革新开放以来经济研究结果的论文集,1990年12月,天津人民出书社将其搜集成为《论中国经济体制革新》一书,共收入1977—1990年间的论文、陈诉54篇。

1994年,国务院生长研究中心、国家计划委员会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行《祝贺薛暮橋同志从事经济事情和经济理论研究六十年座谈会》,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同志出席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胡绳、陈锦华、马洪、孙尚清等理论界著名人士也到会祝贺。薛暮橋的前半生,是在中海内忧外患、满目疮痍的苦难岁月里渡过的,这激励他在青年时代就立志用所学到的经济学知识去拯救祖国。他一生的绝大部门时间是在政治经济学的种种领域的推演和运用中渡过的,但他不是一个把自己关在书斋中的学者,他总是善于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分析中国的经济问题。他很是重视视察研究,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这是他的主要治学特点。他常说:“搞政治经济学,一是要理论联系实际,而是不妥‘风派’。”这也是他自己的座右铭。

聯系我們
地址:中国PP电子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傳真:(86)-531-88565657
值班电话:(86)-531-88364701          
     
舊版回顧
  • 關注微信
  • 關注微博
  • QQ校園號
  • 關注抖音